我想讲一个现象,它每时每刻在你身边发生着,但却很少被你所注意,这个现象叫做“无人化”。
“无人化”和一个选择
就像我在《未来已来(一)——技术变革》中说的一样:深圳华侨城的沃尔玛里,人没了。我平时会喜欢下厨,下厨要买菜,买菜要称重,称重从前需要人。但是,现在却是我自己在做这件事。更甚至,买单也是我在机器的帮助下自己完成。
我翻过超市的发展史。它是一个存在了上百年的那么个东西。在最开始,我们在一个大商超买买买,再推到买单的地方付钱结账;后来,我们在一个大商超买买买,再推到买单的地方刷卡结账;再后来,我们用手机支付……但这一切,都没离开“人”的存在。
今天,事情却发生了变化。
超市里没人了并不怎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类似的事情习以为常,以至于很少在这件事上投入更多的思考。
我大学时,有念物流工程的朋友,总开玩笑说自己要不要考一个叉车证,去仓库里扒拉货。但是今天,亚马逊、优衣库这些对仓库有高度依赖的企业,它们的仓库早已换副光景:
,警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一共抓获5名在逃犯人。
当逃犯们兴冲冲地拿着票走过摄像头,将要入场,此时他们的面部信息已经被抽取出来,实时传到云端,和后端数据库飞速地进行比对。
你能看到:机器不需要模仿人做事的方式,机器只需要模仿,甚至超越人做事的结果,这就够了。
你还能看到:同样是一个图像识别的技术,它可以被应用进各种看上去毫不相干的场景中去。此时,它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式:人工智能=算法+数据+应用。
面对人工智能,我们能做些什么?
根据这个等式,我们可以盘演,在人工智能的这波机遇里,我们能做什么?
算法,这是个好主意。不过门槛挺高。你要去学数学、计算机两个学科的知识,至少得读个研的知识量。从浅到深,相关的内容大概会有:Python编程,爬虫,数据挖掘,高等数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做人工智能的确需要大量、规整的数据。但,普通人手里,很难有可以训练算法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掌握在大型互联网公司里,如:谷歌/百度有搜索数据,facebook/腾讯有社交数据,亚马逊/阿里有商业行为数据……
前阵子我看过一个报道,说在中国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四五线小城里,存在着一种“数据车间”,整个车间看上去仿佛是个网吧的模样,年轻的员工们窝在柔软的沙发里,对着电脑勾勾画画:将一张张图片里的梯子、玫瑰、地毯;梯子、玫瑰、地毯;梯子、玫瑰、地毯;梯子……给标注出来。
他们把这些标注好的数据,发送给大公司。大公司们,会用这些数据去训练算法。一张图,给两分五。
大公司们用高薪聘请到做算法的人才,大公司里有数据。所以,今天的你能够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基本都是由这些大公司提供。借助数据和算法,谷歌和facebook提供着精准广告,每年获得百亿美元利润;亚马逊的云计算为无数中小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支撑起近万亿美元的市值。
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在人工智能面前就没有机会。至少做应用,还大有可为。而且,越早去参与,越具备先发优势。
你只需要懂得一些基础的编程能力,就可以调用已经研发好的人工智能技术,把它应用到自己所处的行业中去。让技术,去替代、帮助人来工作。它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它有利可图。就像把图像识别用进农业、医疗、安防……等等,一样的。
这就好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马云,但每个人都可以是淘宝卖家。应用阿里巴巴的技术,去开店铺,能创造价值。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也能创造价值。
在浙江省的一所中学,有位李老师发觉到一个现象:有些学生十分内向,不好意思向老师提问,加上老师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间有限,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他萌生了,去做一个自主答疑机的想法:学生将试卷、习题放在答疑机上扫描,系统便可快速识别题目,给出详细的解析和视频讲解,甚至还可以获得同一道题的多种学习思路。
没过多久,这台机器就被做了出来。因为它应用到的原理非常简单。如果是用Python语言来写,核心代码可能不超过20行。
首先,是把试卷拍张照。接着,调用专门做搜题功能的产品,所提供的接口,把试卷的图片,转换成文字。然后,从海量的试题库当中,找到这个题目的答案和解析,通过显示屏呈现出来。
这就是个很棒的案例。
做技术,还是做应用?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但有一个命题是确定的——编程,是该学一学。你不需要担心它难,我教过了上万人学编程,我知道: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学会调用已有技术,培养编程思维。那其实还挺简单……
而且学会编程,不只是可以做人工智能。你可以使用代码,让自己平时的许多工作,都自动化完成:图像处理、文档处理、市场分析、网页爬虫、数据分析……
选择Python
编程语言那么多种,该选哪一把铁锹?
答,就是你已经接触过的,Python。
编程语言是有很多没错,但如果我们学编程的目的,是为了参与进人工智能的浪潮,那么首选只能是Python。选择Python不但是安全的,还是必须的。
毕竟,它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头牌语言,这是在技术界已经达成共识的事。
Python语言帮助人工智能发展更快,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更多人去学Python。它们自始至终,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国际电子和电气工程师联合会发布的第五届年度编程语言排行榜,Python名列榜首。)
不仅如此,Python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云计算系统、web开发(比如Facebook/Google/豆瓣/知乎,都用Python开发)、游戏脚本……等时下最热门的应用里,都占据着主导地位。
造成这结果的原因,是由Python语言的特性决定的:
- 它够简洁
实现同样的功能,C++需要1000行,java需要300行,但python可能只需要20行。 曾经有个段子是这样描述:
你遇到了一群敌人! 你要怎么办呢?问问你的大将吧! C:拿出一根棍子,一个一个把敌人砸死。 C++:用机关枪。 java:我打电话叫十万个基佬! perl:我会功夫! ruby大喊着拿着武士刀冲上去了。 lisp:我先把敌人分组一下吧! haskell:我们可以用歼星舰啊! PHP:让我们把敌人老死吧! python:用氢弹。
- 它易学,易读
Python语言和人类语言高度相似,掌握Python的基础语法,快则几天,慢则1-2周就够。几乎不需要注释,就能让你读懂Python代码。 接下来,你就可以用它来调用已有技术,去实现自己的项目。
-
它作为胶水语言,便于不同行业的人协作
人工智能的研发,需要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协作,不只是开发人员,还需要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创意人才参与其中。
Python它跨平台,在windows、mac、linux……等系统上都能运行。 它特别好学。 每个人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打包自己的代码,别人无需读懂,就能特别方便的调用。
这些特性,让协作的成本变得极低。
学人工智能,从Python开始。
是否成功,真的发送评论了么
测试一下 可不可以
南边的岛 真暖和 菠萝好吃 脑袋发热 笨蛋白痴,北边的岛 真是冷 鲤鱼味美 脑袋发抖 笨蛋白痴
南边的岛 真暖和 菠萝好吃 脑袋发热 笨蛋白痴,北边的岛 真是冷 鲤鱼味美 脑袋发抖 笨蛋白痴
啊啊宝宝
fggg
12345679
厉害了
评论一下
yongbao
吃饭了吗
你们都是来刷评论的吗
我是蜘蛛侠3号
我是蜘蛛侠2
我是蜘蛛侠